CCC認證制度從2002年開始實施以來,經過十多年的修訂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較穩定可行的認證模式,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認證與經濟發展不協調的問題。2014年,國家認監委開始對CCC制度進行深入改革,這次改革,又將對認證機構、檢測實驗室、生產企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CCC制度改革
2014年,國家認監委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公告,對運行了十余年的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制度進行深入的改革。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圍繞“完善頂層設計,釋放改革紅利”的工作目標,按照既定的工作實施方案和深化改革工作路線圖,穩步推進各項改革工作,重點在指定機構的補充調整、修訂發布新版實施規則這兩個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強化認證機構主體責任,減輕誠信守法企業負擔,激發強制性產品認證各相關方的活力。
此外,從修訂產品類別上看,新的規則涵蓋了CCC目錄內所有產品,并且新增了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TD-LTE 移動終端設備等產品,更加貼合目前我國消費市場的產品類別;從認證參與者來看,新的規則涉及到認證機構,檢測實驗室,申請人,生產企業等認證活動的各參與方;從改革力度看,新的規則打破了檢測機構的地域限制,增加了多個產品類別的認證機構,批準了外資檢測機構成為CCC檢測實驗室;從實施效果來看,各認證機構和實驗室已經在積極開展市場推廣,提升服務水平;從未來發展趨勢看,改革還將進一步深化,這將對我國認證檢測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
認證機構
國家認監委2014年第23號公告《國家認監委關于發布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的公告》修訂了強制性產品認證的實施通則,特別是對認證模式的修訂,使部分產品可以先獲得CCC證書,再進行工廠檢查。這使得認證機構在認證細則制定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同時也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因此,認證機構需要轉變觀念,把CCC認證從簡單的管理模式轉變成管理加服務模式,更多地站在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同時還要保證CCC認證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另外,認證機構對實驗室的考核和授權,對工廠審核員的認定和委托都關系到CCC認證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各個認證機構之間對CCC認證實施通則的理解和規定可能有所不同,差異化也有利于機構之間的競爭,但是總的原則是應該保持一致,需要共同維護CCC認證的公信力。如,不同的認證機構對生產企業分類原則不盡相同,對于高等級生產企業的優惠政策也不相同。這些差異有助于認證機構之間的競爭,也體現出認證機構的管理思路,但總體上都是體現了國家認監委對認證機構和優質企業的政策傾斜。
實驗室
國家認監委2014年第26號公告《國家認監委關于更新發布強制性產品認證指定認證機構和實驗室匯總名錄及業務范圍的公告》增加了部分產品類別的認證機構,擴大了現有實驗室檢測范圍,同時還批準了民營實驗室和外資實驗室的CCC檢測資質。這些對于實驗室來說,地域限制的取消,檢測范圍的擴大,允許民營資本和外資進入,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和蘇州UL美華認證有限公司,作為全球知名的檢測認證機構,最終獲批能夠承擔部分CCC檢測任務,體現了此次改革的廣度和深度,為將來國際化的競爭打下了基礎。
目前,CCC檢測實驗室大多是體制內單位,雖然很多已經改制,但是還有很多遺留問題和慣性。外資實驗室的進入,可以加快推動國內實驗室的改革。外資檢測機構起步較早,資金相對雄厚,技術能力較強,在市場推廣方面也有豐富的經驗,而且有很多既定客戶。雖然目前對外資實驗室授權的檢測產品類別還比較少,但這已經對相同測試類別的實驗室形成有力的競爭。如果將來CCC檢測價格放開,實驗室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對于擁有更多檢測資質的實驗室,可以通過打包服務,提供多份檢測報告,從而攤薄CCC檢測單項的測試成本,對于僅有CCC資質的實驗室來說,可能壓力會比較大。認證機構為了避免價格放開帶來的惡性競爭,保證檢測報告的質量,可能會對簽約實驗室提出更高的要求。生產企業在選擇實驗室時應該綜合考慮實驗室的專業背景、技術實力、服務水平、避免一味追求低價導致項目延誤。
此次改革還取消了地域限制。從實驗室來說,地域限制違背了市場競爭的基本原則,地方保護不利于實驗室自身成長,同時檢測范圍的局限性也造成了實驗室資源的浪費。打破壟斷是市場經濟平穩運行的基礎,也是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趨勢。多個認證機構和檢測實驗室之間互相學習,互相監督,有序競爭,可以提高機構運行效率,提高服務意識,防止職務腐敗。
檢測實驗室應該利用改革的機遇,申請更多的檢測范圍和授權資質,提高自身的檢測能力。第一,利用地域限制的取消,開拓更大的市場;第二,利用民營資本和外資的解禁,通過合資或合作獲得更多資金和技術支持。國外實驗室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比如人力成本比較高的美國,很多實驗室建立了適合自己的檢測軟件系統,實現半自動化檢測,還可以通過軟件自動生成檢測報告,節省工程師時間,同時還可以避免人為錯誤。在提供客戶服務方面,對于測試失敗面臨的設計整改,已經有專業的軟件工具可以提供原因分析和整改方案,在節約客戶時間和縮短認證周期的同時,提升了實驗室的專業性,增加了客戶粘性。長期來看,優質實驗室將會是改革的受益者,這也符合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競爭精神。
生產企業
生產企業是這次CCC市場放開的最大受益者。對于支撐國家經濟發展的制造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來說,可以自主選擇認證機構和實驗室,通過對比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務和技術支持,能夠更深入理解CCC認證的要求和規則,把CCC認證從門檻變成墊腳石,為企業質量管理和產品安全保駕護航。通過改革,實現認證機構、檢測實驗室和生產企業三贏,進而實現“完善頂層設計,釋放改革紅利”的工作目標。
另外,新規則允許利用企業自有資源進行CCC測試。對于優質企業,特別是大型集團性企業,比如華為,可以通過在企業內部實驗室測試,縮短測試時間和認證周期,更便捷地獲得CCC認證,更快地把新產品推向市場。如果生產企業保持良好的質量記錄,還可以減少工廠檢查頻次,從而減輕企業負擔,真正享受到改革的紅利。
對于首次申請CCC認證的工廠來說,部分產品類別可以選擇先拿證,后審廠,大大縮短了產品上市時間。但是,同時也要注意,工廠對質量管理體系和產品一致性要求一定要準確理解,嚴格執行,一旦在獲證后的工廠檢查中出現問題,就有可能面臨暫停證書的風險。
蘇州ccc認證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認證機構之間的互認機制還不健全。有些新增加的認證機構對于CCC認證制度理解的尺度和把握還需要實踐來證明。生產企業如果同時在多家認證機構申請CCC認證,由于各認證機構的實施細則有差異,比如對跟蹤工廠檢查的內容和頻率的要求不同,生產企業可能需要分別接受不同機構的工廠檢查。
另外,認證機構對生產企業分類的標準不盡一致,企業可能在不同認證機構被劃分為不同等級。這些細節問題都需要相關部門在未來不斷完善。